育儿先育己
专业做父母

新家长 第11页

新家长,就是那些初为人父母的家长。从生育到养育再到教育,都是一步步走来。本栏目重点关注各种育儿知识,包括家教理念的学习,家教方法的掌握,以及亲子沟通技巧的熟悉。 家长的耐心教育、情绪控制、语言正面是育儿的前提,都需要学习掌握!
热议人间真实,孩子成绩和父母学历有多大关系-贝叔育儿-陪伴成长

热议人间真实,孩子成绩和父母学历有多大关系

近日,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丁延庆一段吐槽女儿的视频火了。 丁教授本科就读于北大,后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他的妻子也是北大毕业的高材生,但女儿却在“学渣”的道路上越跑越偏。 丁教授称,每天放学都让女儿强制学习补课,虽然逐渐能跟上,但发现她...

赞(0)贝叔贝叔阅读(2212)
孩子想要的东西总想尽快拥有家长该不该满足?-贝叔育儿-陪伴成长

孩子想要的东西总想尽快拥有家长该不该满足?

儿子过生日的时候同学送过一个款电子手表,但是表盘比较大。之前我还给他买过电话手表,但学校课堂上不允许带。 最近他就想买款电子手表看看时间,于是他拿起我的手机打开购物app,一顿搜索之后把一款30元左右的电子表放进了购物车。 然后就和我讲尽快...

赞(0)贝叔贝叔阅读(2629)
惩罚孩子的科学方法——代替惩罚-贝叔育儿-陪伴成长

惩罚孩子的科学方法——代替惩罚

日常生活中,家长们经常说的话可能有“不好好吃饭,晚上不要看电视了”“期末考试这么差,就别想出去旅游了” 看,这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惩罚。家长试图通过“杀手级”惩罚来干预孩子的错误行为。 这种惩罚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让孩子体验到错误行为的直接后果,...

赞(0)贝叔贝叔阅读(2660)
袁隆平 : 母亲的教育影响了我的一生-贝叔育儿-陪伴成长

袁隆平 : 母亲的教育影响了我的一生

以下文章来源于北京纪事杂志社 ,作者北京纪事。 沉痛缅怀袁老 “我最大的愿望是饭碗要牢牢地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他把一生浸在稻田里,把功勋写在大地上。国士无双,致敬,缅怀!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遗体送别仪式...

赞(0)贝叔贝叔阅读(1976)
孟非谈为什么大部分的中国式父母不爱当面夸孩子?-贝叔育儿-陪伴成长

孟非谈为什么大部分的中国式父母不爱当面夸孩子?

最近,孟非主持的一档相亲节目《新相亲大会》的一个话题上热搜了:为什么大部分的中国式父母都不爱当面夸孩子。 事情是因为男嘉宾从小到大都没有听到爸爸当面夸过,所以男嘉宾的心愿是在节目现场能得到父亲的夸奖。在孟非的极力邀请下,该男嘉宾的爸爸首先表...

赞(0)贝叔贝叔阅读(2517)
如何夸赞表扬孩子也是家长的必修课-贝叔育儿-陪伴成长

如何夸赞表扬孩子也是家长的必修课

你真棒,你太厉害了,你真了不起……诸如这些表扬语,可能是不少家长挂在嘴边的。 不过有些时候,家长越是夸奖表扬,孩子反而是不理睬了。你说她漂亮,她说“我很胖”,你夸她画画好看,她却说“再也不画了”。 这时候的家长真是一头雾水,搞不懂孩子了。 ...

赞(0)贝叔贝叔阅读(2110)
家长该不该跟孩子讲赚钱很难?-贝叔育儿-陪伴成长

家长该不该跟孩子讲赚钱很难?

最近热搜有个话题是在讨论“该不该跟孩子讲赚钱很难”这件事。 跟孩子讲赚钱很难的一个故事 博主王思忱这样写道: 最近有些感冒,每天都去医院输液。 一天下午遇到一位中年妇女,一边输液一边监督孩子写作业。 那个男孩瘦瘦的应该还在上初中,指着数学题...

赞(0)贝叔贝叔阅读(1774)
成都49中学生坠楼事件给到家庭生命教育的启示-贝叔育儿-陪伴成长

成都49中学生坠楼事件给到家庭生命教育的启示

三天时间,成都49中学生坠楼事件最终尘埃落定。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孩子选择自杀的新闻似乎越来越多,也让社会更多的关心起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孩子身上体现的对生命的敬畏不在,对家庭责任意识的淡泊,都会让孩子走上极端。家庭之中,家长对孩子的所有期望,没有什么比珍惜生命更重要的了。

赞(0)贝叔贝叔阅读(2677)
孩子不开心家长怎么开导安慰?回应感受是第一!-贝叔育儿-陪伴成长

孩子不开心家长怎么开导安慰?回应感受是第一!

孩子不开心,家长应该怎么听,又怎么开导安慰呢?畅销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提到了一点:那就是承认并回应孩子的感受,不要评判、不要给建议。孩子要的只是想让你了解他的感受。家长只需要倾听,有时候说出孩子的感受,给孩子的感受用一种语言想象的方式进行弥补,即使是在制止或限制孩子的行为时,也可以接受孩子的感受并说出来,亲子沟通是门学问,但最重要的是建立在感受同频上。

赞(0)贝叔贝叔阅读(2928)
国际不打小孩日远离棍棒教育掌握11条-贝叔育儿-陪伴成长

国际不打小孩日远离棍棒教育掌握11条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国际不打小孩日。一直以来,不少的家长都受“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观念影响,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也有被父母打的经历。有网友表示,棍棒教育可能会造成孩子与父母感情疏远,影响家庭关系;也有专家指出,棍棒教育会影响孩子以后的性格,易有胆小懦弱或叛逆回避等倾向。权威媒体人民网更是发表了和棍棒教育说拜拜的呼声。

赞(0)贝叔贝叔阅读(178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