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先育己
专业做父母

值得所有家长看,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提起鲁迅的大名,大家都如雷贯耳——弃医从文,文笔犀利,试图用文字来唤醒当时的国人!

鲁迅曾写了一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估计很少人看过。同样符合鲁迅的“斗士”风格,为的是破旧家庭观念,立新家庭观念。

然后,这一百多年过去了,看看身边的不少家庭教育观念,可以说还有很多依然相像!

当今社会,家庭教育中爸爸的影响,要么是零参与,要么是和封建教育一样——父权思维很严重。

中国历来重孝道,有很多文章是讲如何做子女,如何尽孝道。比如《三字经》、《弟子规》、《二十四孝》。

鲁迅针对封建宗法社会的旧家庭关系,特别是父子关系的弊端,勇敢的“革命革到老子身上”。他认定旧的伦常不废除,家庭无法改革,社会就不可能进步。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父亲的价值有三:一是保存自己的生命,二是延续出一个生命,三是把这个生命发展好。

保存生命的本能最显著的就是食欲,因有食欲才有摄取食品,因有食品才有温热,生命才能得以保存!

人因衰老或生病,固有一死,为延续生命,又有一种本能就是性欲。因性欲才有性交,因性交才有后裔,生命才得以延续!

如同人吃饭是为了养活自己,于自己没有恩;性交的结果生了孩子,所以于自己也没有恩。

从父亲的角度来理解这段对比,就是告诉这些“父亲们”,你对孩子的恩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甚至是没有,追根到底还是因为你欲望使然的结果。

既然没有这么大的“恩”,那应该如何成就家庭中的父子关系呢?那就是我们的天性——“爱”。

所以,你做老子的,不要整天挂着“恩”要求孩子怎样怎样,要多挂着“爱”!

 

怎么才算是无我的爱?鲁迅提出了三点!

第一、是理解。

中国人认为孩子是缩小版的成人,其实孩子世界和成人世界完全不同,父母不能拿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孩子。一味地蛮做强压,只能阻碍孩子的发展。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能理解儿童心理。做家长的用成人思维来理解和指挥孩子的行为,只会适得其反。

第二、是指导。

时势会有变化,生活也在进化,后一代人一定会优于前一代人,教育孩子不可能使用同一套模型。

所以,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不但不该责幼者供奉自己,而是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搏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

这样就能让孩子拥有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

总之,做好家长自己的定位!做引导,而不是命令!家长引导孩子的是体力、道德和精神,而不是整天鸡飞狗跳的作业辅导。

第三、是解放。

鲁迅说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

“即我”,是说孩子是我生的,他是我的。我们有义务让他们接受教育,并教给他们自立的能力。

“非我”,是说孩子不会永远属于我,终究是人类中的人。我们要学会放手,让他们得到解放,过他们想要的生活,成为独立的人。

现下,很多控制型家长,给孩子要求的太多,孩子没法自我;很多保姆型家长,给孩子包办的太多,孩子无法自我。

记住,孩子终将成为成人,终将成为独立之人,父母教育孩子的是独立自主的能力,放手和解放孩子才是唯一选择。

时隔百年,仍然是有多少家长没有领悟到这么质朴的道理。

家庭关系之中最重要的是夫妻关系,这种关系的和谐是第一的。

亲子关系应要放在第二位,教会孩子的独立能力——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生活的能力,使之成为独立的人。

而很多家庭把这两种关系的地方搞错了。为了孩子,丧失了家庭夫妻关系的比比皆是。

以上这三点,便是鲁迅要求的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另外,很多家长说,放手孩子了,自己就感到孤独了该怎么办?

这便要求家长自己要有独立的本领和精神,要有广博的趣味,高尚的娱乐。

还有人说,孩子解放了,那亲子关系就要疏隔了该怎么办?

鲁迅说,父母生了子女,同时又有天性的爱,这爱又很深广很长久,不会即离。

子女对于父母,也便最爱,最关切,不会即离。所以疏隔一层,不劳多虑。

台湾作家龙应台还说说过:所谓父母子女之情,只不过是一场渐行渐远的离别,也是一场且行且珍惜的修行。

总而言之,鲁迅认为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很不易做; 而在中国尤不易做。

回望百年,鲁迅的这篇文章对于家庭教育的意义依然是振聋发聩,希望更多的家长能学习如何爱的三点。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