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犹不及”是一个成语,故事出自《论语》先进篇。意思是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论语·先进》中这样写道:“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人物交代:子贡,孔子的学生;师,就是颛孙师,复姓颛孙、名师,字子张,也是孔子的学生;商,就是卜商,姒姓,卜氏,名商,字子夏,还是孔子的学生。
论语的这篇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两个人哪个更好。孔子就评论说,子张有点“过”而子夏呢有点“不够”。所以子贡就认为说,这样看来是不是子张更好一些呢?然而孔子却说,过和不及都不好,都是不合适的。
最近听樊登讲论语的这篇,顺便提到到家庭教育问题,非常精彩,很有触动,摘录如下:
什么是家庭教育中的过和不及?
家庭教育中说教育孩子,我们对孩子要有足够的爱,有一个词叫“无条件的爱”。
“无条件的爱”掌握不好就变成溺爱了,溺爱就是“过”,什么事都行,没关系、无所谓,你要什么给你买什么。从来没有人说他不对,这就”过”了。
那“不及”是什么呢?“不及”就是没有爱。比如整天吼他,冲他大喊大叫。整天和孩子的关系如临大敌一般。
这两个哪个好呢?是“过”的溺爱还是“不及”的无爱?其实,“过犹不及”这两种状况都会产生相似的结果。
我们曾经看到过这样的案例,在新闻中也能读得到类似案例:有的家庭的孩子是在溺爱中长大,有的家庭的孩子是被暴力打着长大的。最后你会发现这两个孩子走上同样一条道路,他们都有可能会犯罪。
为什么?就是无论是不爱还是溺爱,都不会让这个孩子感受到安全感。
那真正合适的家庭教育的方法在哪儿?
就是孔子讲的“中庸之道”。
我们中国人讲中庸之道,经常在小时候被错误地理解,以为就是“六十分万岁”,就是差不多,别太追求更高分了。其实不是,中庸之道绝对不是凑合,中庸之道是一个极致。而且孔子讲过,我这一辈子见了这么多人,我没见过一个真正能够做到中庸的人。
这是相当不容易的一件事,包括柏拉图也这么认为。他是和孔子同一个时代的人,在那时候也讲”合适是美德”,这其实也是中庸之道。就是你能够做一件事情,一出手正好合适。那孔子为什么说连他在内,这么多人都没法做到中庸呢?因为中庸很难,中庸是一种极致。什么极致?中庸是合适的极致。
我们讲怎么带孩子,关于育儿有各种范畴的书,到最后的核心其实都在“度”的把握上,而这个“度”的把握又是最难的一件事。
如何把握家庭教育中的平衡性——度?
有人经常讲,那你就告诉我那个“度”到底是多少,我就按照那个度去做就好了。
如果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这么简单的话,这个世界就特别无趣、没意思。
你说怎么对孩子是好的?好了,回家五件事:一、二、三、四、五这么一做,就是最好的。
哪有这么简单?生命如此复杂,然后你用一个公式竟然就解决了这些东西,那生活有什么劲儿?
生活有趣的地方就在于我们要无限趋近于那个合适的点,这就是修炼的过程。
但是,如果一个人意识不到这一点,他意识不到“过犹不及”,他不知道自己所做的这个行为到底是”过”还是”不及”,他总觉得自己的教育是对的,缺少反思能力,缺少对自我行为的反观。这时候,他就不可能收敛于那个合适的点,他会朝着一个方向越走越偏。
所以这个”过犹不及”是中国人的智慧。这个是孔子在《论语》当中给到大家的建议。
希望我们每一个家长能够建立批判性的反思能力,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学习、反思,不断修炼和成长,和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