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先育己
专业做父母

父母育儿假不是妈妈的产休假也不是爸爸的陪产假

最近两会,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提到了一个热搜词“父母育儿假”。

说是在国家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草案中有一句话——“探索实施父母育儿假”。

父母育儿假

父母育儿假

我们知道,在我国的社保和劳动制度下,女性怀孕生产时会有法定的“产假”,而作为配偶的男性一般会有对于的“陪产假”或“护理假”。

这两个假是针对新生儿父母双方为了迎接小生命,尤其是在孩子刚出生后的一段时间给予的假期。

 

什么是产假?

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八天的产假。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规定:

  1.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
  2. 难产,增加产假15天;
  3. 生育多胞胎,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4. 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
  5. 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6. 晚育产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省计划生育条例规定。

女性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员工本人标准工资的标准支付假期工资。

 

什么是陪产假?

陪产假,又名陪护假。即依法登记结婚的夫妻,女方在享受产假期间,男方享受的有一定时间看护、照料对方的权利。

陪产假国家没有统一规定,这个是各个省的规定。

2016年10月,除了西藏和新疆外,其余29个省份均相继修改了本地计生条例,明确了本地的陪产假(部分地区称为护理假)的期限。

其中,最短的陪产假有7天,最长的则有1个月之久,多数地区的陪产假为15天。

男方休“产假”是有很多好处,有利于产妇和婴儿的健康。

女性休产假期间,身体虚弱,当然更需要丈夫的照顾(当然,可能更多是女性的娘家人照顾得更多)。而且产妇常常会有沉重的心理压力,情绪容易波动,丈夫在身边呵护,能够使妻子和婴儿得到更好的照料,也有助于消除产妇的紧张情绪,对于顺利分娩、产后恢复,以及母乳喂养都有很大帮助。

所以,一般是女性休产假,男性休陪产假,而且陪产假的时间也不会太长。那么这次提到的“育儿假”是什么呢?

 

什么是育儿假?

一般来说,享受育儿假的必须是工作已满一年以上的育龄夫妇,假期在一年左右,与产假衔接,直到孩子满周岁假期结束。

休育儿假的不只是准妈妈,也包括准爸爸。

也就是说,孩子呱呱坠地期间是产假和陪产假,那么孩子如何抚养长大到一周岁,这个期间新生儿的父母都可以有一个“育儿假”来共同养育孩子。

现实情况是,孩子生下来,妈妈在休完短短的产假后继续上班,爸爸则在更短的陪产假后已早早继续上班,那么后面孩子的抚养就完全依靠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保姆。

虽然妈妈也还有哺乳假,但依然不是全天候的照顾养育孩子。而爸爸就更不要谈了。

所以,“父母育儿假”就是专为新生儿的近一年的养育过程给新父母的假期。

 

为何现在提出育儿假?

试想,如果要在小孩两三岁入托前父母双方都必须参加工作,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个选项:一是长时间雇用保姆,二是由家中老人来帮助看护。

但近年城市保姆价格飞涨,雇用全天看护孩子的高价保姆已经超出了很多城市白领的经济承受能力。

同时,将来随着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出台,由家中老人来帮助看护孩子的情况也会减少。

那么,要解决孩子没人带的问题,一方面需要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就需要出台父母育儿假政策,切实解决双职工家庭的后顾之忧,让育龄夫妇可以在不离职的情况下抚养孩子,从而提升育龄夫妇的生育意愿。

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国家的生育率不断下降而推行的一些办法。

当然,出台“父母育儿假”是好事,但从现实操作和可行性角度来说,要想真正落到实处,要面临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那就是育儿假带来的成本,应该由谁来买单?

如果全部由企业买单,这势必加重企业负担,已婚和已有孩子的求职人员不可避免会在就业市场中受到歧视。

生育孩子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未来的劳动力和纳税人,因此,政府财政需要分担一部分生育成本,可以通过减免税费、直接给予财政补贴等方式,补偿企业因育儿假增加的雇佣成本。

不过还是那句话,解决生育问题,不简简单单是开放二胎,甚至全面开发生育,也不单是提供产假、陪产假和育儿假,还有更多的就业压力问题、房产、医疗和教育压力等一系列问题。

希望通过一件件事的探索和落地,逐渐把生育的问题慢慢解决。

赞(1)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