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今年暑假开始执行的“双减”政策以来,对于学科类培训机构的管制越加严格,很多从事这个行业的企业纷纷转型或关闭,很多从业者也是选择转型。
可转型面临的依然是如何使用自身技能,貌似除了会培训教育以外就没有其他的技能,同时,市场上不是家庭因为双减之后孩子没有了课外辅导的机会,但对孩子的成绩又有要求的需求,使得很多行为变成了“地下的”,披上了“马甲”的。
高端家政的一对一私教
当时大家在讨论双减之后相关人员该怎么办,就有网友戏言的“高端家政”竟真的成为现实。
就是把培训老师当作家政人员,进行上门家政服务,服务的内容不是打扫煮饭,主要是补课带孩子。
这种一对一辅导的高级家政实质上就是私教、住家老师。也是目前国家监管部门禁止、不允许的。
不过,目前在不少的人才招聘网站去搜索“住家教师”,依然可以看到不少以家政公司的名义发布的招聘信息,要求不低,工作也不低,上海地区的有2到3万元的月薪。
比如某家政公司发布的对住家老师的专业要求是汉语言文学、语言类或语言类教育、英语教育,或者其他文科类;2年以上授课经验优先,善于学习和研究;擅长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好学生家长的咨询答疑,同时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安排,督促学生完成作业……
双减之后的教育思考
双减之下,是让所有的孩子减少了课外培训的负担,也是减轻了家庭的一项重要支出,出发点是非常好的。
不过在我们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之下,家长们的思维惯性还在,只有培优孩子,提高自家孩子的分数、名次才能“降维打击”。
正是这种理念之下,才会产生如此大的需求,但如果这个需求没有得到有效的疏导,就很可能有各种形式“地下”、“隐秘”违规出现。
国家明令禁止,其中在职教师家教、没有合法教师资格的人员家教、以住家保姆名义请家教等都是违规的。
但同时,家庭是进行一对一私教进行隐秘的家教制,这对监管部门来说取证也是一个难题。
如何保障“双减”政策的有效执行,如何平衡教育评价体系下学习和成绩的关系,需要更多的学校提高教学质量,也需要家长发挥对教育的理解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