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特征,就是你的孩子有区别于其他孩子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什么是人格?
人格是一个人思想、情感和行动的特有模型。
人格是在遗传、环境和教育多方面因素作用下形成的;
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征一旦形成了就基本稳定下来,想要改变是很困难的;
人格是一个有机整合体,它不是简单的各种特征的堆积,而是按照一定秩序有机结合。所以当整合的各方特征和谐统一时就是健康人格,否则就出现心理冲突,产生分裂人格。
权威型家庭环境对孩子人格特征的影响
权威型家庭一般父母其中一方或双方都很强势,父母说一不二,孩子必须严格遵守执行。
长此以往,孩子在这种环境下会得不到很好的人性尊重,会产生两个极端的人格特征。
基本表现为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畏缩、做事缺乏主动性;另外一个极端是学会隐瞒、隐藏,形成不诚实,甚至厌世轻生的人格特征。
用一个俗语来形容这种家庭就是“法系家庭”,家长是立法者、执法者,一直处于强势地位,法威之剑高悬孩子头顶。
孩子在强法面前表现出来的“喜怒哀惧”的四大情绪中,更多的是被“惧”所包围,出现以上的人格就是这个道理了。
前段时间武汉某学校,妈妈当着老师和众多同学的面子掌掴了孩子,随后不就孩子跳楼自杀的景象不免让人唏嘘不已。
家长的权威形成惯性之后,孩子的受压也会形成惯性积累,跳楼行为或许是冲动之举,但绝不是这一时一刻的念头。
放纵型家庭环境对孩子人格特征的影响
放纵和放任有个区别,放任就是放任不管,父母没有时间陪伴和管教,而放纵是父母在身边陪伴但不进行约束管教,走的是纵容路线。
家长放纵的行为表现为明明看到孩子的行为不对也不纠正,明明听到孩子言语不礼貌也不纠正。
或许这类家长还没有意识到在那个时间点必须进行纠正,那就在以后出现孩子言谈举止不恰当时进行敏感发现。当然,这也是对家长自己提要求,即自己要能判断出孩子言行的对和错。
或许还有一类家长是认为孩子的这点错没有什么问题,只是一个孩子应有的行为。根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苗头和严重性。
放纵型家庭环境下孩子的人格会形成任性自私、唯我独尊、野蛮无礼、幼稚、独立性差。
国庆长假期间某景区,一名学生模样的孩子,用脚不停的踹踢仙人掌植物,直至把仙人掌踢断后和母亲逃离现场。事后景区找到家长,这位母亲甚至说:他还是个孩子。
所以,放纵真的是父母的超级不责任。如果是权威型家庭是为了孩子的好,而放纵型家庭简直就是在教唆纵容孩子的坏。
民主型家庭环境对孩子人格特征的影响
民主型家庭是每个家长父母都想实行的,其实,这对于父母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高明的父母会懂得如何民主,如何运用方法、手段来进行家庭教育和掌控。
这或许也正是所有父母都需要去努力学习和掌握的。让自己重新正视我们家庭教育,和孩子一起成长进步。
贝叔之前曾总结过能懂得民主,会科学育儿的父母,都应该掌握这三育两学。
民主型家庭环境下,孩子的人格特征表现为活泼开朗、快乐直爽、彬彬有礼、善于交往也更富于合作。
人格除了外部环境还有个人主观影响
一切的外部影响都没有内部的主观能动性有决定性作用。
孩子的人格养成,以及后期人格的变化相当困难,家庭的外部环境在孩子很小时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
孩子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当孩子自己在进行自省时,在进行本我、自我和超我分析时,才会真正发现他的人格,才会有动力去为自己做改变。但这是要花多少年,以及多少的阅读和自省力才能改变?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总说不能输在起跑线。那么我们给孩子提供的是一个怎么样的家庭环境,就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起跑线。
这条线无关乎金钱,关乎陪伴,关乎教育方法。
关注贝叔,育儿路上一起进步。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