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先育己
专业做父母

熊孩子医院内踩着座椅打闹,家长要关注教育培养孩子的公德心

家长带孩子在外,一定要和孩子讲,公共场所不是你家,大马路不是你家客厅,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在公共场所要讲公德心!

最近有一段“熊孩子”在医院座位上乱跳被男子教育的视频就引发大家的热议。

视频中显示,一群“熊孩子”在医院座椅上乱窜,有的还穿着鞋在座椅上乱踩,拍摄视频的男子上前教育后,孩子们立马安静下来。

后来,当事人表示,当时自己带着孩子去打疫苗,留观的时候见上述一幕,自己想着在公共场合这种行为很不雅观,便上前教育起来。

当事人不仅维护了公共场所的正常秩序,同时也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孩子树立良好的公德心、提高个人素质,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这样的“当头一棒”,或许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作为其他家长,通过这种视频,也应该同步和自己家孩子教育下公德心。

关注教育培养孩子的公德心

 

什么是公德心?

公德心,就是指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所必须遵守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

公德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公共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

一般说来,社会公德的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由国家以法律形式宣布提倡的社会公德和人类公共生活准则。

 

社会公德心有哪些表现?

要遵守公共秩序、要爱护公共财物,以及讲究公共卫生。

做到诚实守信、礼貌待人、敬老爱幼、尊重妇女,以及助人为乐。

 

为什么需要公德心?

由于人们共同生活的需要和人们之间存在着种种差别的实际,要保证人们社会生活的顺利进行,必然要形成某些规则。如交通规则.卫生规则,公共场所秩序规则等等。

特别是生活在繁华市区的人们,只要一出家门,不论是行路、骑车、购物、游园、会友、进餐、娱乐都会有一些规则或规定要遵守。

如果没有这些规则或不去遵守这些规则,就会出现破坏社会公共秩序,污染公民的心灵,导致社会公共生活难以正常地进行。

反之,如果人们都能够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共准则,讲究卫生,助人为乐,敬老爱幼,谦恭礼让,社会公共生活就会和谐安定,人们在公共交往中就会感到舒适、温暖、心情舒畅,人与人之间就能建立起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的良好社会人际关系。

总之,在社会生活中,个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和他人的交往,为了使这种社会公共交往得以正常进行,就要求人们在交往中遵守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即遵守社会公德心。

 

对孩子的教育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

孩子缺乏教养,最大的责任人是家长。如果孩子养成了不好的习惯,不止是影响他人的利益和公共秩序,甚至可能遗患终身。

公共场所需要讲公德,这本是最基本的常识。“熊孩子”上蹿下跳胡闹,问题还是出在家长和大人身上。

既然带孩子去公共场所,为何没有对孩子进行守秩序、讲文明的教育?发现孩子胡打乱闹,为何没有及时制止、批评教育?

言传不如身教,“熊孩子”都快引发“众怒”了,这些孩子的家长应该要好好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的是知书达理的新一代,而非让人头疼的“熊孩子”。

或许在一些家长的眼里,根本没有当回事,只是认为孩子在玩闹而言,没什么大不了。

甚至别人去管这些孩子了,孩子家长没准还会讲:“好了好了,他还是个孩子”……

而这些,足以让很多试图批评“熊孩子”、制止“熊孩子”不良行为的成年人止步。

如果非要较真,还有“你一个大人,跟孩子较什么劲啊”之类更难听、更难以反驳的话在等着你呢。

 

底线意识不强,更容易纵容孩子

过于宽容无异于变相鼓励甚至是纵容,不仅影响了公共场所的正常秩序,也不利于“熊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很容易导致他们缺乏公德意识,对规则也缺乏敬畏。

如果对“熊孩子”听之任之,显然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感受以及商家或公共服务单位的整体环境,万一有人忍受不了拿脚投票,损失说不定更大。

赞(0)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